头条号签约作者:蒲铁牛
1275年夏,威尼斯人马可·波罗(Marcopolo,1254—1324年),自称随父亲、叔父来到元朝,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盛宴欢迎。他在元朝居住和为官17年,1295年回国后发表小说《马可·波罗行记》(又名《东方见闻录》,在热那亚的监狱,由马可·波罗口述,比萨人鲁思梯谦整理成书,该书叙述是否真实,史学界存在争议。)。书中描写大都的宫墙、房壁和天花板满涂金银,日本的金多无数用来盖房,而且声言绝对确实可信。这本书广泛流传,使西欧人充满向往,决心远渡重洋、到富庶的东方去探险。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但今天探讨的话题和黄金无关,我们要说说十五世纪西班牙人发明的一种烹饪方法——铁板烧。
哥伦布
说到铁板烧,必定绕不开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以及他的船员。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这一路经历了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航行。要知道,哥伦布带领的一干船员,表面上西班牙的皇家水手,但实际上却是一群在刀口上舐血的强盗,这些人平常时最讲究及时行乐,喜欢花天酒地,可在这茫茫大海里,哪有什么乐子可寻?强盗们只好终日以钓鱼取乐,而研究鱼的烹饪方法也成了他们打发无聊的一种消遣方式。一天,有人找来一块大铁板,铁板下升起炭火,然后将钓来的鱼摆放在大铁板上,边煎边调味,用手铲拨动、翻拌,即烹即食,别有一番风味。这种烹饪方法迅速得到强盗们的广泛认可和欢迎,此后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V.da伽马等率领的船队,大多使用这一方法来调剂枯燥的海上生活。就这样,铁板烧带着几分娱乐的色彩,婀娜多姿地走上了美食界的舞台。
十五世纪航海路线图
铁板烧的发展,早期历经了两条路线,一条由西班牙人传到美洲大陆的墨西哥及美国加州等地;另一条则由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日本。但从十五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期,铁板烧虽然婀娜多姿,但始终未能摇曳生辉。直到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即位,掀起明治维新运动。铁板烧才开始在日本走上星途。明治维新不仅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还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生活习惯,于是铁板烧作为西方人的重要烹饪方法之一,被日本的达官贵族重视起来。为了区别于其它日本料理,日本厨师将平常的铁板烧进行了改良,选用最上乘的材料,例如龙虾、带子、鲍鱼、银鳕鱼、鹅肝、神户牛肉等。同时材料在制作之前不经过腌制,只在烧烤过程中加入盐、胡椒两种调味品,品的是食物的原始味道。从那时起,日式铁板烧成为了日本料理中最高级别的就餐形式,
日式铁板烧菜品
但日式铁板烧价格昂贵,吃日式铁板烧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任何美食,只有大众都能消费,才能实现火爆。铁板烧真正的发展壮大,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日本经台湾、香港流传到广州之后。
改革开放以前的广州,由于其地理位置临近港澳地区的原因,成为准备战争准备拓荒的前线,它无法成为国内投资的重点,工业农业基地也都没选择在这里,因此有很多人因为贫困偷渡去港、澳、台地区。改革开放后,正是由于具有离港台地区近的地理优势,广东在全国率先享受了经济政策的各种优惠条件,成为投资引商的重点和先驱城市,因此广州地区摇身变为改革开改的前沿阵地,各种优厚的条件使广州地区成为经商投资的乐土,铁板烧等美食也随着人流、资金同步而来。
顶级日式铁板烧
然而,铁板烧毕竟只在大型酒楼或西餐厅使用,并不是每个广州人都享受得了。既要满足广州人十分刁蛮的嘴巴、和他们那随心所欲的舌头,又要让普通老百姓都消费得起。这个命题十分考验粤菜厨师的智慧。
可这完全难不倒聪明的厨师,很快他们就将铁板烧分为了两种形式。一种是大铁板,即为只在大型酒楼或西餐厅使用的形式;另一种是小铁板,其操作程序为:将原料加工成型,经预备烹制(油滑、水煮、油爆、油炸)后,放入事先加热的小铁板中,然后将调好味的滋汁浇入,菜肴里的汤汁遇到滚烫的铁板,发出“嗞嵫”的响声并伴着滚冒的白烟,一时间餐桌上云蒸霞蔚,香气四溢,菜品热气蒸腾,颇具特色。小铁板小巧、方便,大小酒楼、食肆均可,这样做出来的菜,又叫铁板菜。
铁板鸡杂
后来,粤菜厨师又发现砂锅的储热功能极强,和铁板一样,能瞬间将食材表面烹熟,且能锁住食材的水分。便尝试将生鲜食材连同调好的酱汁放入砂锅中烧焗,经过极高温的烧焗,瓦煲中的汤汁不断快速蒸发而发出“嗞嗞”声,“嗞嗞”粤语发音为“啫啫”,这种做法,广州人巧妙地将其命名为啫啫煲。
因此,铁板菜和啫啫煲其实起源于铁板烧,有这二者的左右相伴,且服务于市井街民,铁板烧方才得以发展壮大,自广东开始,流向上海、北京,最后走红全中国。
作为发展源头,时至今日,铁板烧在中国的发展,从消费人群的角度,分为了两个阶层。一个阶层依然高端大气上档次,服务于高档酒楼和西餐厅,另一个阶层沦为街头小吃、休闲食品,服务于普罗大众。无论那一个层次的铁板烧,与其衍生的铁板菜和啫啫煲,都已经没有任何可比性。
铁板牛肉
铁板菜的细分品种繁多,较为大众熟悉的如铁板鳝鱼、铁板鸡杂、铁板牛肉、铁板生肠等等。啫啫煲对于食材的生鲜程度要求更高,细分品种相对铁板菜略少。代表菜为啫啫黄鳝、啫啫生肠、啫啫鱼头等。啫啫煲的食材都可以用来做铁板菜,但并非所有铁板菜的食材皆能做啫啫煲。
正宗的铁板菜是将食材炒到七成熟时,再倒入烧得极热的铁板上,再浇上调好味的酱汁,利用铁板和蒸汽的热度将食材完全成熟。但现在很多的厨师一怕麻烦,二怕自己火候掌握不好,往往将菜炒熟了,直接倒到铁板上就完事,有作弊之嫌。比较而言,啫啫煲对于火候的要求达到极致,来不得半点虚假,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必须快速在砂锅内将食材翻拨均匀,否则,有的生来有的熟,还缺失了啫啫的听觉冲击力。
啫啫生肠煲
铁板菜除了将菜倒入烧热的铁板,发出滋滋的声音、有一点视觉和听觉上的新鲜感外,其它和普通炒菜没有太大区别,酸甜咸辣,全凭厨师的喜好技巧,味道也各有不同,正如《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心传》中讲到的: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而啫啫煲则有比较固定的调味翻炒模式,大多数的啫啫煲,食材不一样,味型却相差无几。
在我看来,铁板菜吃的仅仅是噱头,而啫啫煲除了噱头之外,还多了几分实诚,所以,二者之间,我更中意啫啫煲。
啫啫黄鳝煲
在广州的时候,辛苦工作之余,我喜欢在大排档里品尝啫啫煲系列中的啫啫生肠,喝老珠江啤酒。老珠江啤酒微苦,广州人将之当做凉茶饮。当服务员将一煲啫啫生肠煲端到台上,打开盖子,快速翻拨时,看蒸汽腾起,闻香气四溢,听煲内啫啫声响犹如天籁,瞬间,食欲从空空如也的腹中上升到舌尖。此时,必然迫不及待地夹起一段生肠,塞进口中,闭目细嚼,享受脆爽,让浓香留在唇齿之间,不待余香散尽,再仰头灌一口冰镇老珠江,片刻之中,便领悟了什么叫沁人心脾。于是,一天的辛苦也就烟消云散了。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就是关于铁板,菜,有,什么,特色,铁板烧,的,头条,号,的菜谱做法,更多美味食材做法请查看好吃的家常菜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