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汤里的龙骨是什么,王懿荣认为龙骨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龙骨汤里的龙骨是什么,王懿荣认为龙骨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龙骨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龙骨的主要作用是镇惊,敛汗涩精,固肠止泻。

早在战国时期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即认为龙骨能治疗泻痢,便血,惊痫,白带过多等疾病。

而东汉时期医家张仲景则创制了桂枝龙骨牡蛎汤(由桂枝,龙骨,牡蛎,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用以治疗心悸、神昏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清代徐大椿编撰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解释龙骨的作用说:“人身之神属阳,然神非若气血之有形质可补泻也,故治神为最难。龙者乘天地之元阳出入,而变化不测,乃天地之神也。以神治神,则气类相感,更佐以寒热温凉补泻之法,虽无形之病,不难治矣。”

龙骨与牡蛎常相须为用

龙骨养阴之中亦可以潜上越之浮阳,牡蛎益阴之中亦可以摄下陷之沉阳。二药相须合用,可养阴潜阳、镇静安神、软坚散结,有涩精、止血、止带之功。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认为:“龙骨牡蛎,是鳞介动物的骨和壳,为气血有情之品,能摄飞越之阳气,能收敛颠摇之阴气,视赭石、铁落等无情之品只能镇坠者,优胜得多”。

来源于清代汪昂所著《医方集解》中的著名中成药——金锁固精丸,就是龙骨与牡蛎相须为佐药的典型。金锁固精丸功效为补肾涩精止遗,适用于治疗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或心悸失眠等,中医辨证属肾虚精关不固者。

中药龙骨对商代甲骨文的贡献

龙骨汤里的龙骨是什么,王懿荣认为龙骨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幸亏龙骨作为中药使用,才有了近代中国历史考古学上重大的发现——商代甲骨文。

尽管我们一直骄傲于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但国际上通行的历史算法,要有文字考究才能认定。尽管我们的史书都有“尧舜禹”、“夏商周”,甚至“伏羲黄帝”的记载,但在没有发现商代甲骨文之前,只能确定到周代的历史,更别说夏代了。

甲骨文的首位发现者王懿荣(1845-1900年),是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监藏家、书法家。出身仕宦世家,是张之洞的大舅子。光绪六年中进士,入翰林,后迁侍读,三为国子监祭酒。庚子年(1900年)义和团攻掠京津,授京师团练大臣,八国联军入京,皇帝外逃,王懿荣书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偕夫人与儿媳投井殉节。

龙骨汤里的龙骨是什么,王懿荣认为龙骨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因通晓医术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一种叫龙骨的药材,对其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并通过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大量收购,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断为商代。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

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标志着中国有了将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而且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甲骨文的发现,直接导致了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其重要性可以同古希腊的特洛伊遗址的发现相媲美,并形成了甲骨学和殷商考古这两门全新的学科。甲骨文与明清档案、敦煌文书、流沙坠简并称中国近代史上史学领域的“四大发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先后流散到十二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以收藏有中国的甲骨文为荣。甲骨学已成为国际上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仅是中国的学问,也是世界性的学问。

殷墟甲骨文经王懿荣之手,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被继续当作“药材”而遭毁灭的厄运。他对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甲骨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普通的中药龙骨虽然来源于古生物化石,但绝大多数并不是文物,属于地质遗迹,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可是毕竟用一块少一块,所以最新版的药典本着“保护野生资源和自然环境、坚持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不再增录龙骨等濒危物种或化石的中成药品种。所以寻找龙骨的替代药材势不容缓。

龙骨(动物药)

龙骨汤里的龙骨是什么,王懿荣认为龙骨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01

【药用来源】

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

02

【方剂应用】

金锁固精丸。

03

【性味归经】

甘、涩,平。归心、肝、肾经。

04

【功 效】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05

【主要应用】

1. 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肝阳眩晕,遗精,遗尿,崩漏,带下,自汗,盗汗,湿疮痒疹及疮疡久溃不敛

以上就是关于龙骨,汤里,的,是什么,王懿荣,认为,其实,就是,的菜谱做法,更多美味食材做法请查看美食做法大全

内容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本文地址:http://www.gxo3.com/article/9809.html